东西魏自立国,至消亡,国祚之所以短暂,皆因朝政由权臣掌握。本来就是傀儡政权,君主生死都操控于他人,权臣准备篡位,水到渠成之日,就是挂名政权灭亡之时。
北魏末年,宣武帝元恪昏庸无为,去世后,其妻胡氏掌握大权,操控朝政,肆意妄为,重用宠臣小人,政治腐败不堪,境内内乱不止,朝廷毫无威信,导致北魏政局败坏。
期间,六镇起义爆发。魏将,秀容酋长尔朱荣率军平定六镇起义,获取军权,对抗胡太后集团。而胡太后之子孝明帝元诩逐渐长大后,对于生母擅权,败坏朝政极为不满,密诏尔朱荣进京,预备收取太后权力,逮捕其爪牙,将生母安置后宫奉养。胡太后得知后,先下手将亲生儿子毒死,并将不满三岁的孙女谎称男孩,立为皇帝(中国第一个女帝),后见不能隐瞒,再改立孝文帝曾孙,孝明帝之堂侄,三岁的元钊为帝。
尔朱荣尔朱荣闻讯,怒不可遏,立即布告天下,以孝明帝遗命为由,立孝文帝之侄,宣武帝堂弟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并以勤王名义,拥兵直指京师。顺利入京,并擒获胡太后及幼帝元钊。并将胡太后、幼帝扔入黄河淹死。
此后,尔朱氏与元氏皇族内讧不已,权臣作乱、皇帝诛奸、权臣再弑君,政变接连爆发。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先后死于非命,北魏政局动荡,权臣割据一方,分裂在即。
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不忿高氏秉政,弃高欢而西奔关中,投占据陕西的宇文泰。高欢措手不及,只得匆匆改立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改永熙三年为天平元年,以邺城为都城,东魏政权建立,元善见即东魏孝静帝。
次年,孝武帝元修投奔关中后,欲自宇文泰手中夺取大权,与宇文泰矛盾频发,被宇文泰毒杀,宇文泰也改立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元宝炬为帝,改永熙四年为大统元年,建都长安,元宝炬即西魏文帝。
至此,北魏分为东西魏,虽皇帝依旧为鲜卑元氏,政权也都自称承自北魏法统,但不过是高氏、宇文氏的傀儡而已。高氏、宇文氏才是东西魏的实际执政者。东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为北魏灭亡之历史节点。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心怀大志,世人叹有孝文帝风范。文武全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御猎时驰逐如飞;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但是军政大权全在高欢手中,元善见根本无法掌握实权,虚占君位而已。而高欢是号称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掌权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对待元善见表面还算恭谨,元善见还成为高欢的女婿。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长子高澄承袭父职,把持东魏朝政。高澄没有其父的谦恭和顾虑,掌握东魏大权后,打定主意,要取而代之,自己成为皇帝。此后,元善见处处受高澄掣肘。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逼元善见封自己为相国,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篡逆之心愈发明显,然而,就在高澄即将篡位时,武定七年(549年)九月,高澄居然意外地被自己的厨子兰京刺杀。得知高澄被杀,元善见高兴异常,以为自己该掌权了。然而,高澄二弟高洋,立马控制局势,全部掌握并继承高氏家族大权,元善见再次愿望落空。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高洋亲率大军自晋阳南下,逼迫元善见禅位。自即位起就是傀儡的元善见毫无办法,只得 将皇位禅让给高洋,东魏灭亡。而元善见,自即位之初就是傀儡,对于高洋的逼迫毫无办法,只得将皇位禅让给高洋,高洋封元善见为中山王。东魏历十六年,一帝,自此灭亡,而元善见也成为中华历史上罕见的一代王朝只有一个皇帝的范例。
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初十,齐文宣帝高洋设宴款待元善见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元善见没有防备,中毒而死。齐追谥为孝静皇帝。
西魏文帝元宝炬,在幼年时轻躁薄行,个性强果。但在经历了北魏末政局动荡、自身数度卷入政争几乎丧命之后,变得沉稳内敛,轻易不显露自己的意见。
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因自身实力不及东魏高欢,而自己在西魏也不是完全掌握所有权利,军事贵族“八柱国”是西魏共同分享权利的团体,宇文泰算是这个团体的盟主,但是远没有达到高欢在东魏那样,一手遮天的地步。所以尽心笼络元宝炬及西魏诸臣,以求内部团结,共同对抗东魏。
元宝炬也吸取孝武帝元修的前车之鉴,尽力不同宇文泰产生冲突,拱手而治,维持着与宇文泰微妙的君臣关系。如果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是毫无权力,不通过高欢而颁布的政令没人会当真去执行,是完全地傀儡,元宝炬则是有一定权威,不过受到宇文泰威胁,虽然不算傀儡,但与宇文泰产生冲突时,皇帝顾虑良多,不愿开罪权臣,甘愿或不甘愿地放弃自己的意愿,而宇文泰也有意消除冲突,以维护西魏政局稳定,元宝炬介于傀儡和实君两者之间,算是一个特殊存在。
元宝炬平日朝会与宇文泰见面,二者都是客客气气,表面上看一团和气,他也曾对亲近人说:“我以大政委于安定公(指宇文泰),安为太平天子二十年足矣。若天眷使得五十寿,便将皇位让给储宫,寻山饵药去耳,不复一日万机也。”心态平和,识相知足。
但是天不保禄,西魏大统十七年(551)三月,元宝炬没有等到五十岁,就在长安去世,年四十五,群臣上谥号文皇帝。太子元钦即位,即西魏废帝,废帝继位未改元,次年也未建元,称元年。
元钦七岁便被父亲托付给宇文泰教养,实指望自己死后,宇文泰顾念教养之情,能继续扶持元钦继续维护西魏元氏皇室。但是元钦年少冲动,虽然被宇文泰教养多年,但是对于宇文氏独揽朝政、执掌大权,而元氏皇权名存实亡之事忧愤不已。待到自己继位后,便密谋诛杀宇文泰,夺回权力。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十一月,元钦与尚书元烈联络,密谋诛杀宇文泰,但事情不密,元烈反被宇文泰所杀,并导致元钦欲杀宇文泰之事暴露。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正月,宇文泰废元钦,幽禁在雍州。改立文帝第四子齐王元廓为帝,即西魏恭帝。四月,宇文泰于雍州将元钦毒死,无谥号,后世称废帝。
元廓即位,也未建元,改废帝三年为元年。同年,宇文泰并自封太师、大冢宰,获取了与东魏高氏一样的权力。
宇文泰建议(其实是威逼)元廓恢复原姓拓跋氏,以示和之前文帝时期有所区别,以显示自己不再拘泥于与皇帝分享权力。
安禄山和史思明之所以能够发动安史之乱,是因为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在当时来说,节度使制度的出现,让地方官员有了属于自己的士兵,不仅仅是统领一方,还手握重兵,这就给了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的大军长驱直入,唐军根本无法抵挡。
槊,可以看作杆比较长的长枪,是隋唐时骑兵常用的武器。当时,若说到那位武将最善于用槊,那非窦建德莫属。
十一月,西魏军在宇文泰指挥下,以于谨、宇文护、杨忠等将领率兵,攻破江陵,俘杀南梁元帝萧绎,灭江陵萧氏政权,并掳走梁朝王公及百姓数万人,分赏三军。以此功,宇文泰终于完全凌驾于西魏所有人、包括皇帝拓跋廓之上,改朝换代已经再无障碍。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在将篡未篡之时,于北巡途中病逝。之前宇文泰就考虑到嫡子宇文觉年幼,如果自己一旦去世,宇文觉毫无威望,压制不了西魏其余“柱国、大将军”等军事贵族,所以便嘱托侄子、也是自己的主要助手宇文护,要他帮助宇文觉主持军国大事。
等到宇文泰死后,拓跋廓被宇文护逼着让宇文觉承袭太师、大冢宰、安定郡公;不久,进封宇文觉为周国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二月,宇文护感到时机已到,威逼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拓跋廓同样无法反抗,只得将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封拓跋廓为宋国公。西魏历二十一年,三帝,自拓跋珪于登国元年(386年)建北魏,至此,历时一百七十年的鲜卑拓跋(元)氏政权,正式走下中华历史舞台。
次年正月,宇文觉正式代魏称帝,建北周,即孝闵帝。而讽刺的是,宇文觉称帝后,同样成为堂兄宇文护的傀儡,并与西魏废帝一样,在谋划诛杀宇文护,夺回大权的策划中,事泄被废,并最终被杀,天道轮回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是非任凭说。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