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刘玉龙董道勇)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既立足当下,明确投资指标,又着眼长远,做出针对性制度安排,为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创造有利条件。
国泰君安副总裁、机构与交易业务委员会联席总裁,研究所所长陈忠义认为,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务实有力举措,对“稳住股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陈忠义表示,企(职)业年金基金是近年来管理规模增长最快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作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为员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长钱”属性。为保障退休人员生活质量,年金基金一般需维持年均3%-5%的收益水平,但固定收益类资产利率中枢难以达到目标。因此,年金基金具有较强动力发挥自身资金稳定、短期流动性压力小的优势,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更好实现长期保值增值。截至2024年底,年金基金总规模约5.6万亿元,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0.8万亿元,投资A股比例约14%,与其40%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还有较大差距,发展潜力巨大。
陈忠义分析,制约年金基金扩大A股投资的卡点堵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短期考核问题突出。以往普遍采用年度收益排名与绝对收益考核,投资行为顺周期特征明显,不仅增加资本市场压力,也不利于提升投资收益。第二,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多数年金基金将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资金混同运作,导致投资组合整体风险偏好较低,过度依赖固定收益类产品。第三,覆盖面相对有限。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15.6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覆盖3219万名职工,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数计算,覆盖率仅约7%。
突出问题导向,《方案》提出三项有力举措。一是加快出台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通过延长合同期限、提高长期考核指标权重、弱化短期业绩披露等,引导“长钱长投”,促使年金基金委托人和管理机构更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容忍短期波动以获取长期回报,进而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在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年金基金更好保值增值。二是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让职工能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使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年轻职工可选择更高的权益配置比例,进而获得更多长期收益,实现资本市场发展与职工获得感提升的双赢。三是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包括上市公司建立企业年金,既能提升职工养老保障水平,又能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稳定长期资金。
陈忠义说,总体来看,打通卡点堵点,更好发挥年金基金“长钱”作用,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有效减少短期波动,有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陈忠义表示,作为国有大型综合性券商,国泰君安坚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坚守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职能定位,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国泰君安构建了开放联结的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体系,提质增效研究服务,做精做细平台赋能,提升专业能力和协同水平,围绕投资机构各类核心需求,贯通前中后台股票交易交易,整合投资端和融资端能力,提供一站式、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为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投资回报贡献专业力量。